2021年,阳泉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对人才工作的新布署、新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立足阳泉实际,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迫切需要出发,加大人才政策供给和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统筹推进全链条人才工作,创新深化省校合作,充分发挥阳泉市区位、生态、文化等比较优势,做活人才“引、育、留、用”文章,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关注阳泉、了解阳泉、选择阳泉、发展阳泉,为奋力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阳泉篇章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021年阳泉人才工作十大亮点
深入洽谈对接省校合作
6月22日至7月14日,山西省校合作洽谈阳泉组先后与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7所高校洽谈省校合作,其间,召开座谈会7次、深化省校合作宣介会7次,达成合作意向35项。
文创大赛丰富城市内涵
8月6日,“以文为媒创意助力转型,以赛为介深化省校合作”为主题的“石评梅杯”2021年全国大学生文创大赛在阳泉城区义井镇小河古村启动。共有海内外50余所高校的1365名同学参加了比赛,报送作品621件,最终按总成绩评选出《骨傲砖青》等100余件获奖作品。大赛用文创来丰富阳泉的城市内涵,打响阳泉知名度。
建筑设计大赛助力乡村振兴
9月12日,“中共创建第一城杯”首届大学生乡村振兴(阳泉)建筑设计大赛在北京启动。大赛以“乡村建设融汇青年智力,人才振兴壮大集体经济”为主题,梳理阳泉市农村集体经济闲置资源,围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课题开展创意设计,共吸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1所境内院校与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12所境外院校的367支团队、1168名青年建筑师报名参赛,邀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筑学者教授和深耕乡村建筑多年的先锋建筑师共10人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通过以赛聚力、借赛引人,让大学师生的前沿思维在阳泉乡村振兴工作中迸发出创造性火花。
阳泉博士齐聚家乡共谋发展
10月1日,召开阳泉籍博士助力家乡转型蹚新路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工作在不同领域的12名阳泉籍博士、教授齐聚家乡,围绕促进家乡发展这一主题,就医疗资源共享、文化创意项目、数字经济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结合各自实际提出了具体建议。
进京入校招才引智
10月8日,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参加主题为“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传周活动。活动中,在两个院校分别举行了人才招聘双选会,精心挑选了市一院、阳泉师专、清研院等6家单位共33个岗位参加招聘。此次活动,累计向大学生发放宣传资料900余份,收集登记了200多名大学生的求职信息,吸引更多优秀清北学子关注、了解并选择阳泉。与此同时,在北京组织召开阳泉籍在京大学生座谈会,提升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6家省校合作基地揭牌
10月17日,省校合作基地集中揭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7所国内重点高校的嘉宾与省市领导一同为阳泉市36家省校合作基地揭牌,涵盖优质生源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智库合作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影视创作基地等。
微影视频聚焦阳泉
10月17日,“中共创建第一城杯·我眼中的阳泉”全国大学生微电影邀请赛启动。以视频讲述阳泉故事,集中描绘集红色、现代、传统、智慧于一体的阳泉城市形象,展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特色文化、聚焦转型蹚路、持续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全国22所高校团队的120余名师生参与,征集到参赛作品57部。北京师范大学团队创作的《阳泉:红色记忆》获得大赛微电影大奖。
省校合作进农村
11月1日,“省校合作进农村”专项活动启动。活动以“共建示范基地、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引才育才、建立工作站点”为内容,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到阳泉市农村,进行技术指导、授课讲学,大力促进科研、教育、技术在村镇企业落地生根,努力实现高校人才与全市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全市350个村(社)共对接41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151项。
规划布局人才强市
10月29日,阳泉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阳泉市“十四五”人才强市战略规划》,明确了2021年-2025年阳泉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指导思想。《规划》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创新人才引育工程,为阳泉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
12月8日,人才公寓和人才综合服务窗口揭牌。阳泉市人才公寓位于城区南庄路瑞康小区,配备健身房、会客厅、书吧等生活设施,全面为人才安心入住提供方便。市人才综合服务窗口设立在市政务服务大厅,集中统一受理人才业务,可以在落户安居、子女教育、补助申领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务。同时,还出台了《阳泉市激励企业引才育才试行办法》,大力营造尊才爱才浓厚氛围。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