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防疫有力度 服务有温度
发表时间:2022-02-06 09:50:51来源:新华社

冰雪健儿点赞冬奥会软硬件

【一起向未来】防疫有力度 服务有温度

 

  过去一周,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教练团队以及媒体陆续抵达北京和河北张家口,抓紧赛前最后的时间进行踩场、训练等。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北京冬奥会对所有来华涉奥人员,包括国内相关人员都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在闭环里,中外选手们生活、训练都好吗?他们对冬奥会软硬件如何评价呢?
  高山滑雪男子滑降项目3日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进行第一次官方训练,瑞士选手马尔科·奥德马特完成滑行后说:“(赛事服务)非常好。一切都比预期的顺利,并没有遇到什么复杂的情况,赛事组织得很好。”
  意大利选手克里斯托夫·内霍夫说:“这是我参加的第四届冬奥会,这里的食物很好,冬奥村很棒,能和所有的运动员住在一起感觉好极了。我必须说,我喜欢这里。”
  美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选手陈楷雯和队友们一起住在北京的冬奥村里。她说:“在冬奥村的感觉很棒。村里的设施都很好,冰场的冰也很好。我爱这里发生的一切。”
  陈楷雯表示,北京冬奥会的闭环管理就像是近年来国际大型赛事的“气泡管理”,运动员对此并不陌生。“我也很希望有机会去探索中国的其他地方,但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点我非常能理解。”在刚过去的除夕夜,华裔选手陈楷雯与家人视频通话、互致新年问候,“我最近一直在尽可能地多跟大家说中文,希望等我回到美国时,我的中文会有所进步”。
  陈楷雯的队友玛丽亚·贝尔也对冬奥村里的生活赞不绝口。“我感觉非常安全。这里的工作人员真的做得非常非常棒。我原本还担心过在餐厅一同进餐可能存在传染病毒的风险。但事实上,在餐厅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被隔开的自己的空间,洗手、消毒、戴口罩,去哪儿都觉得很安全而且有保障。”
  美国雪橇运动员萨默·布里彻在比赛还没开始前,已经因为一段视频“火了”。布里彻对冬奥村里的生活十分满意,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与粉丝分享自己入住冬奥村的激动心情。“我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要分享”,视频中她拿着遥控器演示起了房间里的“智能床”,介绍这张床可以调节角度,以获得最大的舒适度。“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国参加比赛,我喜欢这里,食物很美味,我最喜欢吃饺子,冬奥村里还有一个很棒的文化中心,那里有VR(虚拟现实)设备,可以让我了解很多中国的文化,这很有趣。”布里彻说。
  有运动员赛前“火了”,也有场馆在赛前“火了”。第一次见到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运动员,总会被那块如牛奶般光洁的冰面吸引,然后开始拍照留念。自1月27日开放以来,“冰丝带”获赞无数,冰面质量已收到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的正向反馈。
  荷兰速滑名将克罗尔参加了“冰丝带”举行的第一场训练赛,赛后他认为冰面很惊艳。谈及北京冬奥会的闭环管理,他表示感觉很安全,很放心。“就像我几个星期前曾经说过的,如果只有一个国家(地区)能(在现在这种情形下)举办冬奥会,那一定是中国,我们应该庆幸冬奥会在这里举行。因为,所有其他国家(地区)遇到的困难更大。”克罗尔还表示,在保证防疫安全和给予运动员一定的自由之间,组委会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因此他对赛事组织工作很赞赏。
  德国人素来以认真、严谨闻名,这次他们也对北京冬奥会闭环内的硬件表示了肯定。德国男子雪橇选手朗根汉·马克斯说:“北京冬奥会的硬件环境非常出色。”三枚奥运金牌获得者、德国男子雪橇选手菲利克斯·洛赫表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条件非常好,这条赛道是雪橇世界杯各站中距离最长的一条,赛道前半部分还是挺有难度的。”
  谈及冬奥村的氛围,花滑姑娘玛丽亚·贝尔表示“太酷了”。“这些天我和队友在饭后都会一起在村里散步,而且到处都是冬奥会的元素、到处都有五环旗,让人很兴奋。”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