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精神,照耀奋斗新征程
发表时间:2022-02-26 10:58:12来源:新华社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照耀奋斗新征程

 

  今年2月25日,是我国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周年。
  从2012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到2020年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精神感召下,从伟大胜利中不断汲取前行力量,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建功立业。

初心永恒,奋斗不息

  为斩断穷根、防止返贫,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不断取得新成绩——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更健全。2021年,全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长16.9%,增速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6.4个百分点。
  脱贫劳动力就业更稳固。2021年,通过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增加乡村公益岗位等举措,共促进3145万名脱贫劳动力通过务工就业,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增长4.2%。
  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更快。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全年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52.6亿元,支持180万户发展生产。

精神之光,激励斗志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以奉献铸忠诚,以生命赴使命,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白晶莹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她担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成功带动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数千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原党组副书记、局长刘虎,为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在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不辞辛苦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终于让47万名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然而,刘虎因劳累过度和未及时治疗,病情不断恶化,于2021年7月逝世……
  脱贫攻坚期间,全国1800多名扶贫干部或工作者用生命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
  2021年清明节,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墓前摆满鲜花,当地百姓一直深深怀念着她。她墓前汉白玉的扶贫日记雕塑,令人动容。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百坭村不仅实现贫困人口“清零”,还办了村集体企业,砂糖橘、清水鸭、油茶产业更兴旺。村里又多了几位主动回村的大学生,他们表示要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踏上新征程。
  脱贫攻坚精神之光,永照来者。

开拓创新,振兴乡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作为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多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进深山、走边陲,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吉林汪清、浙江庆元、山西临县、贵州铜仁、河北阜平……食用菌已在全国多地形成大产业,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
  “利用特色资源,打造本乡本土的特色产业,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李玉说,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等特性,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中央还将推动财政、金融、土地等帮扶政策以及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力量等帮扶资源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集中资源和力量加快补齐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短板。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我们坚信,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力奋进,谱写新征程最美华章。
 

据新华社电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