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没有封闭管理?”“我们不能!要是封闭管理了,流浪乞讨人员怎么办?”疫情当前,一些人员密集场所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封控管理,以减少人员流动,确保内部安全。3月8日,面对山西晚报记者的疑问,太原市救助站站长郭宏伟这样回答。
疫情下的救助有什么特点?郭宏伟用3个词进行了总结:严格、温情、有条不紊。
为了防止感染,太原市救助站将关口前移,将咨询接待和安全检查工作放到了墙外。查验两码、测量体温、询问行程……为了减少受助人员不适,这个过程要求工作人员细心、耐心、热心。在进站前,所有受助人员必须经过核酸检测。有的受助人员疑似精神障碍,口齿不清;有的受助人员没有手机,行程轨迹无法查验……为此,救助站对每个进站的受助人员增加胸部CT检查,确保受助人员正常入站接受救助。
新进站的受助人员必须经过14天医学隔离观察,做两轮核酸检测才能转入正常救助流程。而在医学隔离观察期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受助人员不理解、不配合。
2月26日,39岁的外省人员杨先生因个人原因进站接受救助。在接受完第一次核酸检测后,杨先生被安排在了救助站隔离观察室。对此,他坐立难安,频繁敲击墙面表达不满,甚至还拨打了报警电话。
本来只是临时接受救助,却因疫情原因滞留站内,杨先生情绪多变甚至精神暴躁。对此,工作人员给予最大程度的理解,还特别安排人隔着房门陪他聊天。聊天内容五花八门,从隔离政策到家长里短。管理一科科长王军因为去过杨先生的老家,被大家寄予厚望。果然,在聊到家乡的风土人情后,杨先生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再到后来,杨先生竟然开始帮着工作人员给后面来的受助人员做思想工作。
郭宏伟表示,为安抚大家的情绪,太原市救助站还在受助人员居住区成立了活动中心,由工作人员陪着看电视、打扑克、下象棋,居住区内欢声笑语。
通讯员 赵文杰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