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3月17日5版
新华每日电讯3月17日头版
光明日报3月17日头版
连日来,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成为中央媒体关注的焦点。3月1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三大中央主流媒体推出3篇报道,反映我省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据本报凡闻大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22时,3篇报道全网转载量696次,全网阅读量超1050万次。
当前,我省正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其中,“明白卡”的推广就是我省提升政务服务“含金量”的一项有力举措。“明白卡”是我省各级政府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在各地推广使用的“一码清”小程序,旨在方便群众查看各类信息与政策。3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现场评论《小小“明白卡”服务作用大》。文中指出,通过“明白卡”、借助大数据,干部了解群众,群众掌握政策,良性互动会越来越多。未来,继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数字化治理方式,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政策效能,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群众的致富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2021年我省原煤产量再创新高,较上年增产1.3亿吨。煤炭产量大幅增加,我省发展的“含绿量”有何变化?3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在头版头条刊发新华社通讯《含“绿”量提高多少?——来自煤炭大省山西的一线观察》。新华社记者赴晋能控股集团塔山煤矿、山西焦煤集团东曲矿、芮城县陌南镇庄上村等多地进行采访。“煤矿有了新标签:绿色、智能”“清洁能源发展按下‘快进键’”“低碳转型迎来新‘风口’”,这是新华社记者的所见所闻,更是我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1年9月下旬开始,运城连续多日大范围强降水,10月上旬汾河河津段发生严重洪涝,到11月下旬,河津市仍有2万余亩小麦迟迟没能播种。如何保证小麦收成?3月17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稿件《“拾”来千吨小麦》,重点报道了以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曹建明为代表的农技工作者“藏粮于技”,利用极晚播小麦冬季全膜覆盖技术,保障当地小麦生长,体现出我省在推动农业特优高效发展方面十足的“含新量”。
“上面啥政策,一扫‘明白卡’就知道,办事省心又省力。”“山西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现在的环境越来越好,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些年,我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杠杠的!”……三篇报道发出后,网友纷纷为我省迸发出的高质量发展活力点赞。(记者张琦)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