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公镇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12345”工作思路
1.扛牢“抓落实提高执行力”责任担当一杆大旗
以狠抓落实的责任担当,按期高质完成省、市、县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各项任务要求,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促提升。
2.建强531专班、网格员两支队伍
531专班队伍:
五个片区专班。明确巴中、巴东、巴北、巴西、巴南等五个片区工作职能、治理任务。
三个工作专班。组建晋钢、企业、发改小区等三个服务专班,重点围绕园区企业和发改小区,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一个督导专班。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专项督查组,各村(社区)制定任务清单和时间清单,督导组照单识货、按单推进、依单督导。
网格员队伍:
精准划分区域网格、服务网格,科学建立网格
员队伍,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和辅助人员队伍。
3.构建责任、考核、奖惩三个体系
责任体系
编制镇村(社区)职责清单、任务清单;编制相关干部岗位职责清单、任务清单;制定村(社区)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实现责任落实到人。
考核体系
探索村(社区)党组织“揭榜领题”机制,编制年度任务清单和时间进度清单,年终按单实施差异化考核。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党员积分制、星级文明户创建管理。
奖惩体系
结合日常督察、年终考核进行赋分。依照赋分结果进行奖惩,与绩效工资、工作经费、评优评先挂钩,并划定“红线底线”,突破底线一票否决。
4.开展找结点、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四项任务
找结点
提前谋划,走在前列。通过再学习研讨,再摸底调研,做到思想清、思路清、家底清,找准影响巴公发展的症结点,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抓重点
统筹推进基层组织、骨干力量、干部培训、制度机制等重点工作。
攻难点
集中精力攻克对全局性、长远性有重要影响的难点工作,聚焦壮大集体经济、规范村改居、基层阵地提升、村集体“清化收”“散乱污”整治等工作,集中攻坚。
创亮点
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在建强全科网格、星级化管理、党员积分管理、星级文明户创建、执法队伍完善等工作上谋思路,创亮点。
5.实施“学、考、讲、谈、训”能力素质提升行动
周周学
党员干部定期集中学习,分别对机关干部、村主干、副职干部做工作笔记要求。
月月考
实行村主干一月一考试、村副职一季一考试制度,考试形式为集中开卷和集中闭卷,考试内容为政策理论知识、党建应知应会等。
月月讲
开展村(社区)主干月月讲活动,每月集中4至5名村(社区)主干登台演讲。
季季谈
镇党委政府组建专班,每季度深入各片召开座谈会,逐村汇报、逐人提问,重点村可采取现场会形式召开,现场把脉问诊,提升干部能力。
定期训
用好巴公党校、网格学院等阵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推动治理能力整体优化提升。
巴公镇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工作步骤
组织启动
(3月25日前)
成立镇党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办公室、专顶行动办公室,构建五片区三专班一督导的“531”工作体系
坚持上级要求与巴公实际相贯通,坚持城市基层治理与乡村基层治理相贯通,坚持责任、考核、奖惩“三个体系”相贯通,坚持县乡村“三个层级”相贯通,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贯通。
动员部署
(3月底前)
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县委动员部署暨培训会议精神
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开展专题培训
对照检查
(4月至5月底前)
制定镇村两级职责清单、任务清单
制定镇村两级干部岗位职责清单、任务清单、村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
对照职责和清单,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
整改落实
(9月底前)
坚持边查边整边改,对照查摆出的问题清单,逐项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措施
加强对整改的督促检查,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事项,及时汇总梳理、强化统筹协调、联动抓好整改
建章立制
(11月底前)
与对照检查、整改落实贯通起来,注重总结专项行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对基层治理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该重新制定的及时制定,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
总结巩固
(12月)
认真总结开展专项行动的经验做法、问题成效和有关意见建议,形成工作总结(张莉)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