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大忙时节,省农机发展中心近日在运城市芮城县、临汾市洪洞县组织以“机收减损促增产,颗粒归仓保粮安”为主题的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
6月11日,全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率先在芮城县东垆乡远鹏智慧农场举行;6月12日,临汾赛区大比武活动在洪洞县大槐树镇左北村举行。
“看谁割得好、损失少”。在芮城和洪洞比赛现场,农机手们熟练地驾驶着小麦联合收割机,在机声隆隆中,金黄的麦浪瞬间变成了粒粒小麦。“如果每亩小麦收获时少损失10斤,运城400多万亩冬小麦就能挽回超过4000万斤粮食,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观摩组指出,通过机收及后续储藏等环节的减损,为增加粮食产量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在洪洞比赛现场,人工智能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了无人驾驶收获演示。农机技术人员站在地头通过手机操作,小麦联合收割机便开始机收作业、地头自动倒车、拐弯掉头等作业。人工智能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启了我省智能化农机作业新时代。
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主要测评内容为小麦损失率、机收效率和留茬高度,以测验农机手的机收操作技能。选手作业完毕后,考核专家组按照《谷物(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率测定方法》,在采样区域内捡拾漏籽漏穗进行称重,计算出小麦机收损失率。根据测评结果,芮城和洪洞参赛选手机收小麦平均损失率为0.63%,低于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损失率2%。
今年“三夏”期间,全省预计投入30万余台农机具,其中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5万余台,机收率达到98%以上、机复播率达到99%。为做好机收减损工作,省农机发展中心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编制了《山西省“三夏”农机化生产与机收减损指导手册》,对农机手熟练掌握机收减损技术进行广泛培训;针对小麦机收损失原因和减损措施,编制了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小麦机收减损要诀》,让农机手轻松地记住小麦机收减损措施要点。(记者王秀娟)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