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亳州谯城区魏岗镇,有这样一个村庄——庄子里的墙不是普通的水泥墙,青砖灰瓦的墙体中,陈列着线络子、钱褡、磨盘、捶衣棒、笸箩等老物件,新鲜的绿色蔬菜与小花园、小洋楼、杏树等相映成趣,将乡村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该村就是大陈村王竹园庄。
王竹园庄位于魏岗镇北部,距镇约2公里,所属的大陈村是谯城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6年脱贫。近年来,大陈村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文化阵地建设,不仅旧貌换新颜,村民们更是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在脱贫路上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大陈村2015年开始建设新村,大陈村的村书记程玉民是个有心人,他走街串巷,到居民家里去淘换一些老百姓认为“没什么用”的老物件,并且在规划王竹园新村时,将老物件与新村基础建设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程玉民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村部越来越现代化,一些老习俗却也在逐渐消失。农民是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角,但是现在很多人外出求学、打工,对传统民俗文化一知半解,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把这些老物件“挂”在墙梢,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认可,每天晚饭后,都有人主动给庄子打扫卫生,擦拭墙上的老物件,连小孩子都知道这些老物件的名字了。
大陈村极具特色的风貌建设,既留住了乡村田园景观,也留住了乡愁文化,合理的土地综合整治、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很多以前搬到城里居住的农户如今都搬回村内生活,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笑着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王乾坤)
(编辑: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