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晋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领袖嘱托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看晋中”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平遥县委宣传部、榆社县政府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为切实提升市民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晋中市生态环境局统筹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治气、稳水、固土、促改、增绿”五项任务为工作重点,实施“九大攻坚战”,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他们首先聚力“治气”,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在目前市城区空气质量保障大会战和臭氧污染防治攻坚的基础上,于7至9月在全市范围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百日攻坚大会战,实施“散乱污”企业全面排查整治、打击涉气工业企业违法排污、绿色发展企业环保提效升级、机动车监管联合执法、“散煤清零”专项行动、城市面源污染管控等6大专项行动,争取环境空气质量逐月改善。其次聚力“稳水”,确保断面稳定达标。该局围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继续积极谋划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带动地方投资,推动晋中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在“十四五”期间的持续性改善。再者聚力“促改”,确保完成整改销号。同时,聚焦“两高”项目、焦化行业、落实减煤任务、汾河流域治理、露天煤矿修复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确保问题整改见底见效,用生态环境改善的加速度,展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今年以来,晋中市文旅局以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为引领,努力在文物保护和文旅转型上蹚出新路。将平遥古城保护行动、文物活化利用行动纳入全市2022年重点文旅重点工作五大行动,将文物保护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成立全市文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编制完成《晋中市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增设文物执法督查科。投入3288.32万元,推进受灾严重文物的抢险保护工作,已完成73处险情建筑国省保项目立项计划书及保护维修方案编制工作,61处受灾严重的文物抢险修缮项目已完工33处。市政府启动了“清凉夏爽 畅游晋中”旅游惠民活动,寿阳方山避暑旅游节、榆次老城“舌尖上的中国 美食嘉年华”、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等活动陆续推出。7月预计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又见平遥》三家主力在库企业营收将超过2000万,相当于二季度三个月的总营收,旅游业复苏回暖。市文旅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争创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做好平遥古城保护和文物活化作用。
平遥县确立了“全力打造遗产保护首善地、国际旅游目的地、晋商文化窗口地、特色产品展示地,全方位推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旅游城市”的保护和发展目标。持续推动总投资75.58亿元的4大类47项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在保护古城风貌上,启动实施投资9.8亿元的古城“立面、街面、天面”整治工程,10月底前完成61处因汛损毁城墙修缮工程,年底前力争古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主体完工。平遥武庙修复竣工,恢复了古城“左文右武”的历史格局。在改善古城周边环境上,针对紧邻古城不足200米的中都路脏乱差的现状,今年下定决心投资7.7亿元铺开中都路提升改造工程,解决古城内汛期排水不畅的顽疾,贯通古城主旅游通道。针对古城东面惠济河河道干涸、缺水少绿的现状,投资3.17亿元铺开惠济河段改造治理工程,治理完工后,城区段3.1公里将全面蓄水,与国保单位九眼桥环绕古城东部,形成城、桥、河浑然一体的风景线。
榆社县坚持把云簇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持续擦亮“山西好风光·最美云簇湖”这一金字招牌,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该县通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将云簇湖周边近5000亩土地划入城镇开发边界,为保护开发留足了空间。招标引进了国际一流的英国阿特金斯集团,开展云簇湖总体规划和业态布局策划。聘请了北京东方园林公司,对生态修复、水态保护进行深度梳理,提出改造提升的规划建议。引进了北京土人公司,对湖岸线节点景观进行整体包装设计,实现水态、生态、业态完美融合,致力把云簇湖打造成为“世界的云簇湖”。同时,坚持年年增绿,每年投入100万元,连续5年在云簇湖周边开展飞播造林。积极推进国家林草局三北局在云簇湖周边投资10亿元发展国家储备林,新造人工林、修建森林康养基地。深化与山西农谷鑫泰农业、山西金阳食用油制品、武乡太行制药等公司的合作,流转环湖路周边3360亩土地,种植菊花、油葵等,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加快实施总投资7344万元的云簇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以多维度的业态开发、精细化的运管服务,全力打造最具北方特色的湖区。(卫奎狮)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