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正文
广灵县作疃镇:小滴灌带来大变化
发表时间:2022-08-29 18:33:13来源:山西日报

“铺设滴灌管道再覆上地膜后,浇地快,还不用半夜出来盯着,省工省时还省力。以前一亩最多能出7000来斤豆角,今年实行滴灌灌溉模式后,现在我这4亩地都已经收了3万多斤啦。你看,这还陆续长着呢,种出来的豆角直溜溜的,拿到市场上,收豆角的都抢着要,今年光豆角我就能收入8万块钱。”8月23日,广灵县作疃镇憨崖洼村的郭大爷蹲在田埂边,喜滋滋地说。

今年惊蛰一过,作疃镇滴灌带的敷设也同步完成。一条条白色地膜、一根根黑色细塑料软管被整齐地铺进田地,放眼望去,一幅美好田间画卷。作疃镇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探索新技术对农田作物的积极效应,今年在宋窑村、憨崖洼村种植滴灌试验田600亩。这是该镇首次试验在大田作物生产中使用滴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试验田利用控制变量方法,设置有膜覆盖400亩,无膜覆盖200亩,比较二者对滴灌的影响。

“此项技术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浇灌’的转变,滴灌种植与普通机井灌溉相比能够在浇灌中提升效率、有效节水,如果同时对作物覆膜能够进一步节水省时,有效发掘了粮食增产潜能。”镇党委书记王明翔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浅埋滴灌技术是一项农技和农机集成融合的技术,技术要点在于宽幅匀播,这也颠覆了以往农户种植过程中盲目强调高种量、高水量的传统认知,给种子足够的生长空间,也留给耕地更广阔的增产增效空间。

王志峰 刘广芊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