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决定:取消29个罚款事项,用其他方式规范管理;调整24个罚款事项,按过罚相当原则降低罚款数额。取消和调整罚款事项,聚焦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领域,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要从这些小事做起,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对不合理的罚款事项该取消的及时取消,该调整的及时予以调整。
营商环境的优劣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软实力”,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般情况下,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哪些行业营商环境好,企业就投资哪些行业。当前,受疫情反弹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企业面临的困难会更多更大。面对这些情况,科学把脉经济形势,对依法应当清理的罚款事项,及时予以取消和调整,对企业犹如雪中送炭,既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又能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资金、技术、人才引进、工程招投标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岔子,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功亏一篑,乃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其中很多问题,如果仅靠企业自身去解决,即使使出浑身解数都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但如果政府相关部门主动登门服务,可能轻而易举便会妥善解决,不仅用时少而且效果好。无数事实证明: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还是被动为企业服务,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往往会大不一样。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攻坚克难,增强发展信心,提升产品竞争力,都会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太原市聚焦市场主体开办、生存、发展、壮大全周期,推出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创优市场经营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十大方面110项重点任务和203项改革举措,就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有效探索,必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就是打造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是一项“软指标”,但影响的却是关乎企业发展的“硬道理”。只有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把问题考虑得更透彻,把应对措施执行得更周密,让各项具体政策发挥为市场主体纾困的实际效果,才能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经济企稳回升、逆势上扬创造有利条件,从而走上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之路。
申国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