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近日,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到2025年,山西黄河流域将完成天然林修复75万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格局,因地制宜对重要生态系统采取保护修复措施,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黄河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渤海的天然生态廊道,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恢复难度极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将黄河流域4685.91万亩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纳入立法保护,从2019年起全面实施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下大力气完善全省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保护成效,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抢救性保护濒危物种,恢复发展生物多样性,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坚持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对重要生态系统采取保护修复措施。要遵循黄河流域地区植被地带分布规律,科学配置林草植被,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注重体现生物多样性、乔灌草结合、阔叶林针叶林混交,加大退化林和残次林修复力度。推动黄河流域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建设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的复合生态系统;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开展森林乡村建设,保护乡村生态资源,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实力较强。应当看到,黄河流域依然面临着比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空间、产业结构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黄河浩荡,九曲连环。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地一域之事,非一时一日之功。我们要强化一盘棋意识,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不断提升黄河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保护黄河千秋大计中体现山西担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山西力量。
王立忠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