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正文
建强选用机制,广聚天下英才
发表时间:2022-12-12 11:25:39来源:中共灵石县委组织部
  重视和建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近日,陈希部长在《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文中提出大量富有远见的战略考量,为新时代干部路线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党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对照党中央关于干部政策的一系列部署,从细节处建强“伯乐”选用机制,转变用人风气,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为党的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从而永葆共和国的青春和活力。
 
  健全识人辩才的体制机制。唐代大文豪韩愈著《马说》一文千古流传,作者在文中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那么,古人为什么会出现“伯乐不常有”的情况呢?这恰恰是因为,他们奉行机会主义的人才政策,识人辨才严重依赖一两个人的眼力和阅历,甚至掺杂了大量的主观因素,不够公开透明,自然会造成明珠暗投的情境出现。因此,共产党人的干部政策,决不能重蹈覆辙;要形成体制机制,确保用制度选人。要破除僵化的用人标准。坚持不唯票、不唯分、不唯生产总值、不唯年龄,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不断纠正选人用人偏向。为干部画像要精准化、常态化。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是识人辨才机制中的关键一环,是执行党的干部路线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首先对组工干部提高要求,要求人人能做到“知人深、识人准”,善于透过表现看本质,确保把工作做在平时,让干部画像更精准。
 
  营造奋楫逐浪的广阔天地。要完善全过程培养机制,形成从培养到历练再到“出厂”的“流水线”。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折叠锻打”。要以“百炼钢”的标准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完善组工部门干部教育功能,重点提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着力破除“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工改造”。这个加工改造的“车间”,不能是办公室、会议室,必须是广大城市、农村的广阔天地。正如陈希同志指出的,要“多墩墩苗”,开展“递进式培养”,要敢压担子、敢用年轻干部,不搞论资排辈。要时时开展“质量检测”。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干部合格与否的主要标准。进一步改进考核方法,做到精准科学、客观公正,考核标准确保既体现常规,又突出亮点。
 
  树立能上能下的鲜明导向。积极转变用人作风,推动干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廉”字当先。整顿干部作风,坚决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作斗争,淘汰不合格干部,形成求真务实的良好工作作风。要坚持细化“下”的清单。集中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杜绝“躺平式”干部。完善干部“负面行为”清单,为“躺平式”干部画好“简笔画”,让全体干部引以为戒。要创造跳出“舒适圈”的良好条件。通过积极树立先进典型,形成“不拘一格”的鲜明导向;不断创新干部激励手段,在打破论资排辈的基础上,甚至可以鼓励干部大胆自荐。
 
  锻造能上能下的干部队伍。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为干部队伍的“上下”提出明确标尺,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让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让不作为的干部挪位子、让乱作为的干部丢帽子,不断肃清干部队伍。干部要始终坚守初心,克服怠惰懒散,抛除私心杂念,不断纯洁自身;坚持“三严三实”,提高履职尽责本领,研习先进知识经验,将事业做到实处;心系人民群众,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干事创业。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要确保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就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完善培养选拔优秀干部机制,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全力以赴为民族复兴。(郭涛)

  (编辑:郭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