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正文
举机构改革之力 促干事创业新辉煌
发表时间:2023-03-10 09:12:38来源:中共灵石县委组织部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标志着新一轮机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机构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针对性之强,回顾从1982年至今的八次机构改革,总体上都是在“减”的基础上突出“转”,即通过精兵简政、优化重组,降低财政负担,推动政府的高效运转。
 
  治一治脱离群众的“小姐气”。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涵盖了党一切工作、一切任务、一切领域的全过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灵魂所在。但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不免有干部爱犯“小姐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的领导集体不断发展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一个有“小姐气”的国家干部,动辄对群众“敬而远之”,肯定是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工作需要的。因此,落实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不妨把整治干部的“小姐气”作为一个重要方向,在机构设置上推行“扁平化”管理,多一些“兵”,少一些“官”,增设一线干部职位,让广大干部走出“办公室”,多接“地气”,善聚“人气”,去农村的广阔天地、去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施展抱负,积累为民务实的真才实干,把群众路线这个原本擅长的工作方式重新捡起来,让干部回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去。
 
  纠一纠懒散拖慢的“机关病”。机构改革主要是做减法,关键在于打碎坛坛罐罐便于轻装上阵,但减法不是一减了之,更不是减掉不该减的,使得精简工作浮于表面。精简机构是手段,纠治和预防不良作风才是根本目的。只有针对低效工作精准地“减”,才能在服务群众上更高效地“加”。精准做减法的目标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要减掉大量不必要的、重复低效的、空耗精力的、与群众利益无关的工作,把公职人员尤其是一线干部的精力解放出来,使之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到服务群众上面去。
 
  提一提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机构改革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在干事创业的实际效果上面来,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干成事、创好业的必要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要解除路径依赖,让干部走出心理舒适区;要推动平稳过渡,让干部打消后顾之忧;要算总账、算长远账,做减法不是“甩包袱”,一些机构的裁撤,应考虑是否有助于从整个社会层面上降低成本,是否存在甩调包袱现象?要树立正确导向,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尤其要推动有一线工作经验、善于开展群众工作的同志担任领导职位,同时严格编制管理制度,严进宽出,逢进必考;控制领导岗位职数,扎紧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和领导总量两个“口袋”;切实实行职级并行制度,打破年龄、学历等限制,让有能力者升职,有功劳者升级。

  (编辑:郭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