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我科研人员的最新发现有望推动帕金森病早期精准诊断
发表时间:2023-07-10 18:18:1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7月9日电 通过研究开发帕金森病的PET分子影像学标志物,不仅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也为研发相关治疗药物找到了可靠的评估指标。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研团队关于这一成果的相关研究论文。

据科研团队成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特聘教授叶克强介绍,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运动迟缓、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症状,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患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当前对这一疾病,仅能对症治疗,而无法延缓疾病进展。

“如何对帕金森病进行早期诊断,采取合理措施推迟甚至预防其发生发展,一直是困扰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叶克强说。

“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是,神经元内的α-突触核蛋白聚集形成路易小体。但临床上一直缺乏针对路易小体的示踪剂,导致当前诊断帕金森病主要是依靠临床症状,而缺乏客观的生物标志物依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精神医院教授张振涛说,多数患者在临床诊断时神经损伤已经到了严重程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张振涛说,团队经过层层筛选和验证,最终找到了特异性结合路易小体的示踪剂,研究开发了一种对路易小体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