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治理成效,王禹乡以全县“十乡百村”示范创建行动为引领,以家美、院美、村美、风尚美、心里美“五美”共建为主题,围绕“一拆三清一改”重点任务,坚持上下联动、多方参与,让党员群众“动起来”,在全乡范围内持续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由于沟壑纵深的地形地势和长期以来村民垃圾处理意识不强等原因,位于王禹乡王禹村东入口附近的原洼沟一带成了附近村民随意倾倒垃圾的“隐形垃圾场”,这里的环境卫生治理也成了王禹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处重点和难点。连日来,王禹乡动用大型机具,持续攻坚整治,采用前期垃圾清理和黄土覆盖、中期植树种草、后期环卫设施跟进与宣传引导群众定点投放垃圾等方式,下大力气彻底整治这一顽疾。
与此同时,在王禹村外环路沿线等地,该乡对近期发现的几处无功能建筑进行了拆除。由于群众工作做得比较到位,村民们不仅积极配合拆除工作,还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街巷道路普扫、背街小巷和房前屋后的杂草和垃圾清理行动当中。
在开展“一拆三清一改”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过程中,王禹乡注重听取民情、顺应民意,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通过支部牵头、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更多的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人居环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王禹乡王禹村村民李虹说:“好的人居环境来之不易,我们要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做良好人居环境的参与者和宣传者。”
为改变“一时干净、过后照旧”的整治弊病,在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王禹乡聚焦“党政同责”机制,压实两级书记责任,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问题、整改和责任三个清单,统筹全乡12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涉及的18个方面各项问题,明确整治时间表和任务书,建立销号台账。同时,村“两委”班子人人都是监督员,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
吴丽芳是灵石县王禹乡王禹村的包村干部,她每天在完成相关工作之余,就会主动下到村里,与网格员逐街逐巷排查环境乱象,并督促整改,同时,持续不断宣传引导群众,争做美好人居环境的参与者和守护者。
吴丽芳说:“入村监督检查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改变了我们乡的环境面貌,更在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拉近党群干群距离与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期盼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下一步,王禹乡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在“整治提升”上下功夫,在“常态长效”上做文章,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靓”起来,让群众生活美起来。( 张永祥/赵青)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