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正文
广纳英才 晋显其能
发表时间:2024-05-30 09:09:14来源:中共灵石县委组织部

    近日,“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成都专场活动正在举行,出台的优惠政策,掀起了众多学子来晋归晋热潮。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旺则事业旺。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财富。相比南方发达城市,我们晋中地区要做好人才工作,首先应该在人才引进方面下足功夫,要立足实际,紧紧围绕行业、专业、产业需求,想尽千方百计,跋涉千山万水,道出千言万语,大力推进精准引才、定向引才、柔性引才,真正把人才引进来、用起来。

    人才政策要注重“需求导向”。“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聚则事业兴,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待遇、资源等条件难以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导致“形式上”的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滞后了农村的发展。然而,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是否有必要?需要明确的是,乡村振兴或许更需要接地气的“乡土人才”。因此,人才引进不能仅局限于高精尖人才,应该不拘一格引人才,更要注重“需求导向”,才能将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发挥作用,做到人尽其用。当前,有些地方引进人才不同程度存在“名校情结”“唯学历论”,单纯注重单位中高层人才的比例,忽视人才对于本单位的实用价值,这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晋中的人才引进应精细绘制“蓝图”,做到与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接轨,合理化、科学化确定人才引进的专业、学历、类型等,要结合本市发展战略,立足区域实际情况,摸排行业需求,分类分档制定出针对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公平、普惠的人才政策,既重视对人才的使用,也要重视人才的“再培养”,凝心聚力,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投身当地发展的热情。

    人才引进要注重“慧眼识珠”。引进要人才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把人才工作做扎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需求,引来专业技术人才,结合产业需求,引回本土实用人才。人才的中坚力量很大程度聚集在各高等院校。这就需要我们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把“橄榄枝”抛向高校毕业生。要拓宽引才视野,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打破民族、户籍地、毕业年限限制等,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除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人员招聘不断引进“新鲜血液”外,要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重点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逐步配齐适应地方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引才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支力量就是在外学子,他们长期在外学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如果能将其引回,对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其真正引回,就要打好“乡情牌”,采取主动登门拜访、电话联络、座谈联谊等方式“点对点”动员,道破千言万语,宣传家乡发展变化、创业政策和产业优势,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支援家乡发展建设。引才中,要继续抢抓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关键期,不惧跋涉千山万水,与高校定点对接,深入高校广泛宣传、现场招聘,从五湖四海、不拘一格慧眼识珠,不断夯实人才引进队伍。

    对待人才要注重“有始有终”。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爱才惜才,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让引进来的人才大展拳脚的同时,没有后顾之忧,就要将配套的保障体系构建起来。各地在创新人才激励政策上绞尽脑汁,在薪资酬劳、安家补贴、评价晋升、创新奖励、人才交流等机制上根据人才需求和地域实际下了“大功夫”,引进 大量人才打造“人才中心”。然而,人才引进不能“一引了之”,若不重视引进后的承诺兑现,人才繁荣也只会是“昙花一现”。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人才容量”有限,人才引进时量力而行,人才服务才能“有始有终”地开展。一方面要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方向,以事业需求为导向,坚持因事设岗、按岗选人、竞聘上岗;另一方面要给予多方面的爱护和帮助,要给予足够的物质保障,使其“身安”,也要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注,使其“心安”。建立点对点的人才跟踪服务机制,充分保障引才时的承诺,用真挚的感情和贴心的服务留住人才。让人才真正感受到工作有干头、生活有甜头、事业有奔头、前程有盼头,切实增强他们的认同感、成就感、归属感。人才的根基越牢固,事业发展的根基就越牢固;人才的活力越充分释放,事业的发展活力就越充分涌流。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资源的保障。要让人才之花在广袤的乡村大力绽放,既需有识才的慧眼,也需有爱才的诚意,更需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胆识。只有如此,才能激活人才推动乡村发展的原动力,真正让有用之才在实现三晋大地的建设征程中贡献磅礴力量。(郭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