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坚持把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作为今年党建工作重中之重,摆上突出位置,牢牢抓在手上,持续用劲发力,取得初步成效。
把握关键环节,精准“靶向施策”。一是深入排查,精准认定。由县级领导带队,对全县211个村“两委”班子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判,结合农村基层党建“三类村”划分,组织各乡镇研究制定量化评分、综合研判“6+N”具体划分细则,同时结合“千万工程”、届中分析情况、上年度述职考核、星级化管理情况,确定示范引领村42个、整体推进村154个、后进整顿村15个。二是对症下药,因村施治。按照“经济部门治穷村、政法部门治乱村、党群部门治弱村”的思路,因村派人,24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5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5名第一书记驻村、24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做到问题不解决,工作不脱钩,基层组织战斗力、引领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坚持“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对策”,强力推进整顿工作。三是严格把关,清单推进。县、乡建立“三清单一台账”,对所有软弱涣散村的突出问题、整顿措施、帮扶责任、整顿进度等实行清单化管理,动态掌握整顿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度、研究解决。
落实整顿举措,持续“强筋壮骨”。出台《关于扎实做好2024年度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的通知》(平组函〔2024〕6号),明确“七个一”整顿工作举措,指导乡村两级扎实开展整顿工作。一是进行一次摸排走访。24名县级联村领导带队组织整顿工作组成员针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四必访”对象开展了一次全覆盖走访摸排,对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全面分析研判,聚焦6类问题,再次细化完善相关问题排查清单,为整顿提升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组织152名整顿工作组成员对全县1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所有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了一次全员深入谈心谈话,从开展整顿的原因、拟定的整顿措施、工作的相关要求等方面,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赢得广泛支持。三是讲好一堂专题党课。组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县级联村领导和第一书记在村讲专题党课,并指导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不断增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建强一支班子队伍。组织乡镇党委对软弱涣散村“两委”班子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配齐配强班子成员。同时,认真开展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督促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从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业专技人才中摸排、培养2-4名年轻后备干部、3-5名入党积极分子,为“两委”班子建设、支部增强活力蓄力储备人才。五是组织一次警示教育。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运用违纪违法干部警示录、忏悔录、警示教育片和县内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等,组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党员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切实整顿党员干部日常行为。六是办好一批民生实事。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承诺践诺,引导党员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富民产业、服务困难群众等村级事务,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中增强党性观念,树牢宗旨意识。七是健全一套制度机制。组织乡村两级边整顿边总结,围绕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党员教育、为民服务等方面,分层提炼开展整顿工作的有效做法,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健全行得通、做得实、长期管用的制度机制。
抓好跟踪管理,确保“常态长效”。下一步,我县将建立例会制度、定期通报制度、整改销号等制度,定期听取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情况汇报,通过现场指出立行改、发放通知督促改、约谈领导问责改等方式强化跟踪管理。定期召开推进会,研究整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重点研究整顿方案是否精准、整改措施是否落实、突出问题是否整改、责任落实是否到位、党员群众是否满意等方面,再查短板,再加措施,再压责任,再督落实。同时,紧盯整顿关键环节,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纳入年终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推动工作落实和结果运用,坚决防止“年年提、年年改、年年在”的恶性循环,确保取得“旧病不反复”“治标兼治本”的长期效益,实现党组织由“散”变“聚”。
(编辑:赵亮)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