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别人说他们坐胶轮车下井,可羡慕了,心想咱啥时候也能坐上胶轮车?没想到,实现了。”8月19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准备二队队长崔国峰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他们的“新朋友”——无轨胶轮车。
虽然投用无轨胶轮车运输在煤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马兰矿这个有着40余年历史的老矿井来说,改变原有的运输方式,投用无轨胶轮车这样的新装备并非易事。崔国峰能结识这样的“新朋友”,主要得益于“四新”应用在该矿的大力推广。
近年来,马兰矿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持续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四新”应用力度,走出了提升矿井安全保障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从怕用到敢用。“当初一提到无轨胶轮车,不少人就说那是大工程,不仅得改造运输巷道,且改造期间还不能影响生产。还没开始干,大家就打起了退堂鼓。”马兰矿总工程师崔崇斌坦言,这些是老矿井的共性问题。“面对新事物,大家本能地不愿改变现状。说到底,还是缺乏创新思维。”
为扭转这样的局面,马兰矿紧紧抓住技术创新中的人这一重要因素,鼓励技术人员敢想敢干、敢闯敢创,特别将“用”作为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从算好全局账、长久账出发,在煤矿“四新”应用上持续发力。
马兰矿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李挺说,原来每次举办行业博览会,都是技术人员自发去观展。现在可不一样了,矿上统一组织技术人员乘车前往,并要求每个人回来都得讲讲见到了哪些新鲜东西,哪些可以用在井下。
在马兰矿生产技术部,随处可见铺开的井下工作面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技术人员会根据井下所见,变问题为课题,分步有效推进。同时,他们通过“揭榜制”加大技术创新考核,激发技术人员创新热情。“看准了就抓紧干”早已成为马兰矿技术人员的工作习惯。
从拿来到用好。随着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系统改造及西翼下组煤采区建设的推进,井下待喷砼封闭巷道达1.7万余米。采用传统人工搅拌混凝土,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无法满足矿井生产衔接需求。
如何破题?李挺他们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决定采用“拿来主义”。综合考虑过运输、成本、性能等因素后,经过广泛调研,他们在市场上找到了纤维混凝土这一新材料。在试喷过程中,他们发现采用该材料既无需人工拌料,且材料回弹率低、巷道成型好,于是决定进行推广。
“新材料用得好,职工们烦恼少,这话一点也不假。”在井下干了20多年喷浆工作的开拓队职工马开明高兴地说,原来一个班最少得七八个人才够用,现在用三四个人就行,施工效率提升了40%。
然而,在马兰矿,“拿来主义”不等于简单的拿来就用。在实际运用中,大家发现纤维混凝土固然优势突出,但缺点是喷浆时粉尘比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生产技术部和开拓区组成攻坚组,通过调整喷浆管长度、安装气水两相喷雾、改进除尘器和增设捕尘网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喷浆产生的粉尘。
从用好到用活。从敢用到善用,马兰矿始终将“用”作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不断以新求新。同时,他们结合实际制订“马兰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做一些必要的本土化改造,在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上,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地用好更要用活。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马兰矿智能化建设已经走在了山西焦煤前列,但他们依然在优化智能化子系统、加大数字化管控平台的二次开发和深度应用上不断深耕。马兰矿机电部副部长张慧慧告诉记者,上半年他们在主井皮带滚筒及电机轴承上加装了自动注油润滑系统,结束了人工逐一注油的历史;压风机房实现了一键式启动、故障机自动切换、压风机故障自诊断、系统故障自检等功能……
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在安全生产中的成功应用,是马兰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注解。如今,“创新永远在路上”已然成为马兰矿技术人员的座右铭,也为矿井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澎湃动能。(张毅)
(编辑:刘政阳)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