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关镇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生态兴农廊带”建设为目标,着力打造“十里南河’品牌,在南峪线沿线各村庄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有效带动了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眼下,正是采藕的好时节,藕塘中淤泥下一节节肥壮结实的莲藕正蓄积能量等着闪亮登场。近日,记者在南关镇西许村“荷你藕遇”莲藕套养泥鳅基地看到,采藕工人身着防水服,手持高压水枪,熟练地在泥塘中探寻,洁自粗壮的莲藕接连不断地浮现在水面上,宛如一幅生动的田园丰收画卷。
工人杨义汉表示:“现在正是莲藕收获的季节,我们来这里一个星期了,每天可以挣600元,今年莲藕长得还不错。”
保定炎日水生植物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立兵谈到:“一筐大概是100左右,每天有7个工人采摘,每天大概能采1亩地,出藕是4000斤左右,一共有4个大池塘,总面积是20多亩,年产量是8万斤左右,市场价格省实3元一斤,能卖20多万元,希望明年还能增产。”
近年来,西许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在保定炎日水生植物种植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将莲藕观光休闲与莲藕套养泥鳅产业相结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群众增收致富探寻出一条好路子。
南关镇西许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靳鹏程说:“我们西许村从2020年开始实施“莲藕套养泥鳅”项目,面积达50余亩,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沃野千里皆是金,绿水青山绕村边。西许村“荷你藕遇”莲藕套养泥鳅基地只是南关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蔬菜大棚、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态鱼塘......如今,在南关这片溢满丰盈的沃土上,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张永祥 冀鸿宇)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