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谷子,喜丰收;冬种麦子,轮作忙。眼下,是秋冬交替之际,正值冬小麦播种的黄金时期,连日来,长治市潞城区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小麦冬种工作,盘活“冬闲田”,填补冬日种植“空窗期”,扎实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机手正在操控覆膜机进行覆膜作业
走进成家川街道王家庄村,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冬种景象,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翻地、播种、覆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处处呈现出一片农忙热闹的新图景。潞城区农技专家贾双龙在播种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全力确保来年丰产增收。“通过三年来试验、示范到今天的推广,咱们真正看到了‘冬小麦+夏播谷’这个种植模式给农民带来的效益最大化。可以这样说,以前老百姓也搞‘冬小麦+夏播谷’这种种植模式,但是以前产量不高。现在夏播谷的亩产达到500斤,小麦的亩产达到800斤,让农民看到了希望。”贾双龙说。
全生物渗水降解地膜
产量是最好的证明,收成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2024年,看到“冬小麦+夏播谷”这种轮作模式逐渐走向成熟,第二年种植冬小麦的种植户王立军满怀信心,种植面积从100多亩扩大到200多亩。他说:“希望2025年有个好收成,让我们庄稼汉也富起来。”
机械化作业
“冬闲田”变“效益田”,一年双收促增收。这种“冬小麦+夏播谷”的轮作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里的各种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保证麦子和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据贾双龙介绍,冬小麦、夏播谷轮换种植取得效益,主要得益于两个条件。在其他基础都一样的情况下,一个是良种,长治谷子研究所的“6990小麦”更适宜上党地区旱作地生长;另一个就是使用全生物渗水降解地膜,它可以起到保墒、提温还有渗水作用,无论是小麦的积温,还是夏播谷的积温,它都能达到生理上的要求标准,使小麦和谷子都取得丰产。
倒茬轮作既改善了土壤生态和耕地质量,又拓展了农业增效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三年来,随着咱们这个技术从示范、试验再到推广,现在加入这个种植模式的农民越来越多,我会继续为咱们老百姓服务好,把这项技术推广开,使咱们的粮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贾双龙说。(杨鹏 申婷婷)
(编辑:张莉)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