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正文
学好“思政课” 迸发青春“奋斗力”
发表时间:2024-12-20 09:38:10来源:中共灵石县委组织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擘画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改革扬帆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广大青年学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的生力军、后备力量,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在常学常新、悟深悟透、笃信笃行中学好思政课,真正成长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过硬新人”。

  在常学常新中学好理论“思政课”,筑牢“信念如磐,初心如故”的坚定信念。初心成就未来,使命呼唤担当,信仰是不灭的火炬,在传承中照亮青年前行的方向。回首往昔,青年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向世界宣告了他为全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青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再看今朝,吾辈昂扬地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奋斗新时代,建功新征程,扛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年学生尤其需要持之以恒地涵育爱国情。要通过学习滋养爱国情怀,积极上好思想政治课,主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当代中国好故事,践行伟大的抗疫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航天精神、深潜精神,在“拔节孕穗期”汲取充足的精神营养。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厚植理性爱国情怀。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尤其面对新征程上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要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发展的思维以及务实的态度,科学审慎地做分析、得结论,始终做到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悟深悟透中学好初心“思政课”,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直高扬的政治追求;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所秉持和践行的最根本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样要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广大青年人要永葆为民情怀之心,把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当作成长成才的必修课,推动坐而论道与起而行之有效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以实际行动阐释“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民为师,深入群众学“真学问”、求“活方法”,方可真正将群众智慧转化为务实成果回归群众。既要有“泥土味”又要有“人情味”,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四下基层”精神,多帮群众干农活,常与群众话家常,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知悉诉求、了解意愿,将群众的所需所盼放在心上,用青春之我,怀抱“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理念。

  在笃信笃行中学好实践“思政课”,凝聚“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奋进力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唯有驰而不息地奋斗才是忠诚的真正本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唯有真抓实干,方能将“改革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青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力军,要紧紧锚定改革总目标,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当好改革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敢于“啃骨头”,勇于“涉险滩”,不断解决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主动投身于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当中,自觉将历史重任扛在肩上、将斗争精神融于血脉、将实干精神贯彻到底,主动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实践中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当热锅上的蚂蚁,勇于在复杂任务、艰巨挑战、关键领域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郭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