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厕所,方寸之间,既系着民生,又连着文明。
近年来,长治襄垣县把农村改厕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制定改厕方案,尽全力补齐“小角落”里的“民生短板”,千村万户的“茅厕”经历蝶变,成了“靓净美”的“卫生间”。
厕所修好了,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粪便的有效处理与利用,成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从“改掉味”到“改到位”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在善福镇堡底村,记者看到“厕所革命”的成功范例。暖阳下,村庄处处洋溢着温暖与生机,“厕所革命”的便利与实惠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村民乔春民高兴地说:“以前,家里的露天旱厕在雨雪天根本没法使用。现在好了,厕所加了顶棚,干净卫生。粪便清理还有专人负责,打个电话,10分钟左右管护站的抽粪车就来了,还是免费的。”从他脸上洋溢的笑容看出,这场变革真正赢得了村民的满意与认可。
善福镇堡底村在推进“厕所革命”的进程中,重点建设了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站,充分利用先进的厌氧发酵技术,以厕所粪便为原料,将其转化为有机水肥和优质粪肥,用于农业生产。经处理后的肥料肥力比未发酵时提升3倍有余,不仅有效解决粪便处理难题,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肥料,实现变废为宝。
堡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正文介绍,村里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配备了专人,利用上级配备的抽粪车免费为村民抽粪,然后运送到粪便处理站,建立起完备的收集运输体系。
大堡底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站
同时,推行“村委会+种植户+农户”“种植大户+村委会”等模式,按照“谁使用、谁付费”原则,努力构建便捷高效、绿色环保的粪便处理完整链条,实现粪便治理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后续服务信息化。
襄垣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君辉表示:“目前,全县已建成44座农村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站并投入运行,在补齐农村群众生活品质短板上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将持续探索完备的厕所粪便资源化再利用长效机制,使清掏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韩松涛 韩聖玉)
(编辑:张莉)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