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19日电(记者仇逸)冬季到来,进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国内近期相继通报在进口冷链食品中检验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在做好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的同时,需注意预防接触冷链物品导致的新冠病毒传播。记牢三方面的建议:冷链食品要当心、快递货物谨慎取、时刻注意手卫生,筑牢健康“防护罩”。
第一条是“关注冷链食品”,尤其对于进口冷链食品,购买、储存、加工这三个节点要注意:购买时,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以保证安全,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可使用一次性手套,接触后也应及时洗手,同时带好口罩;储存时,最好采用独立封闭包装,冷冻冰鲜食品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不要存放过长时间,与熟食要分层存放;加工时,遵循“生熟分开”原则,刀具、砧板、餐具(盆、盘、碗)等器具单独放置,与熟食的分开,使用完后及时清洗消毒,清洗或接触冷冻生鲜食品后,应洗手再接触器皿或熟食。此外,肉蛋海鲜类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在此过程中,牢记不摸眼、口、鼻。
第二条是“关注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快递、货物”,怎么做?记住三点:一是查收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快递、货物时可戴上塑胶手套或一次性手套;二是收到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快递、货物时,可先用75%的酒精或含氯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但需要注意酒精是易燃物品,切勿进行大面积喷洒消毒;三是拆完快递后,要及时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
远离病毒,还必须牢记第三条,即“做好手卫生”!世界卫生组织提示,正确洗手包括“三要素”: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清洁用品;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因为新冠病毒有脂质包膜,难以被水破坏,而皂液在作用一定时间后可破坏病毒包膜,所以,洗手需要保持一定时间,充分搓揉不少于20秒。同时提醒,肥皂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减少共用,并定期清洗肥皂盒(架),以免成为微生物生长“摇篮”。
(编辑: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