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中国有约|蟳埔女“头顶上的花园”
发表时间:2021-06-03 10:48:40来源:环球网

央广网泉州6月1日消息(记者 龚雯)头戴“簪花围”,身穿大裾衫、阔脚裤,精于心算、善于经营……蟳埔女与湄洲女、惠安女并列为福建三大渔女。蟳埔女日常所戴的“簪花围”头饰,被称为流动花园,既是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也蕴藏着中西方交融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蟳埔女(央广网发 龚雯摄)

早期的蟳埔女从孩提起,就把头发留长,到十一、二岁就将秀发盘于脑后,系上红头绳,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鲜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再以发髻为圆心,圈戴在脑后。

接着在髻心周围、左右对称插上几支大红、桃红艳丽的簪花、绢花或鲜花,再插上金或银制成的双脚发钗或梳子。整个头上打扮得犹如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坛,美丽芬芳。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已有千年历史,宋元时期,这里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所在地,无数远洋商船曾在此出发。

蟳埔女(央广网发 龚雯摄)

蟳埔人“靠海吃海、以海为田”,丈夫出海捕渔或远洋商贸一去就是几天、几个月。蟳埔女则不论寒冬暑月、潮水退落,皆身背鱼篓,卷起裤筒,赤着双脚行走在“蚵株”间,养海蛎、种海蛏。一直以来,蟳埔女展现着闽南女性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孝亲敬老、崇德向善的巾帼风采。

今日的蟳埔村,正发挥临海优势,开发海洋渔业、水产加工贸易,积极推动渔旅融合,书写着他们的特色振兴之路。

蟳埔女(央广网发 中国有约供图)

而古老的闽越文化遗存,以及唐宋以来海洋商贸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交融,使蟳埔村至今保留独特的渔女原生态习俗,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