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浩)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市民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作为交通工具中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所在,同时也是“交通乱象”的重灾区。7月8日,记者在市城区街头采访,发现许多电动自行车十分“任性”:闯红灯、在机动车道甚至超车道上行驶、逆行……还有不少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边骑车边玩手机,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诸多隐患。
记者看到,红灯亮时,电动自行车越线停车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有交警执勤的路口,大部分驾驶人还能在劝说下退回到停车线以内。可在一些无人值守的路口,部分骑车人甚至停在马路中央等候红灯。还有不少骑车人趁着机动车缓慢起步的间隙,猛地冲过路口,不禁让人胆战心惊。
“低头一瞬”不仅害了他人,还有可能害了自己。“他们骑车玩手机,简直就是将自己与他人的性命置之度外。”出租车司机孙先生说,“盯着手机埋头骑车,不注意观察路况信息,十分影响对交通环境或周边危险的判断和反应,但依然有不少人在骑行途中看手机。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有法可依,就应该让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遵守法规,文明出行。”
在此,本报提醒广大市民,骑行电动自行车时,如有电话或者信息需接听、回复,可将非机动车停放在安全区域后接听查看,避免在道路上打电话、看微信,造成安全隐患。对于骑电动自行车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良好的城市交通秩序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共同配合,遵守交通法规,争做文明出行人。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