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静乐县段家寨乡木瓜山村王好俊家,红砖铺路,木栅围栏,三分地大的院子布置得井井有条。初秋时节,挨墙一溜南瓜,挥舞着蒲扇大的叶子已经爬上了墙头,栅栏里一架架西红柿、豆角,一畦畦茄子、辣椒,红的紫的你挤我拥。
“去年这个时候,院子可不是这样。土院子,还堆着些柴草。”76岁的王好俊正在摘豆角,准备出售。他乐呵呵地说,“今年搞开了‘庭院经济’,把杂物清理出去,县里资助了红砖栅栏,免费提供了菜秧苗。院子干净整洁漂亮了,长出的菜也能换成钱了。”
作为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静乐县,在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谋篇布局衔接乡村振兴中,加强林、果、花、草技术应用,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稳定脱贫的“助推器”,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引擎”,让方寸小院寸土生金。
“太原后花园、忻州特色县、乡村桥头堡是静乐县的三大定位。”县委书记王昕说,“我们将农家小院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大局中,提出‘五个一’模式,就是全域发展‘一块菜地、一片果林、一窝家鸡、一间客房、一桌土饭’,唤醒广大农村沉睡的,也是农民手中宝贵的闲置资源,让毛细血管活力充沛。小小院落串联起来,就是动力强劲的假日经济、后备厢经济。”
王好俊家坐落在汾河川,出门就是静汾公路,过了公路,就是千亩藜麦和向日葵田。他指着满是希望的农田说:“到了秋天,这里就是花海,五彩的藜麦、金灿灿的向日葵花盘组成一条汾河岸边上的彩带。”
记者注意到,王好俊家院墙外的空地上,除了一行行木瓜树,还有一簇簇月季和海娜花,开得姹紫嫣红。王好俊自豪地说:“这是我主动栽下的,环境变美了,日子变好了,咱不能袖起手当观众。”
无论是鹅城镇杨家湾村45岁的武迎芳,还是丰润镇李家庄村70岁的高锁拴,还是神峪沟乡神峪沟村38岁的李变英,说起“庭院经济”,个个喜笑颜开。这个说,静乐生态好,拿到了“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又获得了“中国生态食材示范区”称号;那个说,静乐人文环境好,既是全国卫生县城,又是全国文明城市;说得最多的是静乐独特的旅游资源,天柱山、悬钟山、文庙、国家湿地公园等景点……这些都是他们小院变成“聚宝盆”的支撑和依赖。
按照规划,今年静乐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促进休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发展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式旅游设施农业。其中以“出景观,见效快”为原则先期种植杏树4500株,打造“一片果林”示范村;以户为单位种植西红柿、黄瓜、豆角等品种,全面发展“一块菜地”;在全县12个乡镇,以户为单位全面发展“一窝家鸡”。首期打造200-400户示范户,并对200-400户农家院子进行评选,首期示范户发放“最美静乐院子”奖牌,每户补助5000元。
“发展‘庭院经济’可以说是人人能参与,户户得实惠。”静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郝丽军说。到目前为止,县财政共拿出710万元,在全县12个乡镇221个行政村全部开展,户覆盖率达74.3%,平均每户投资695元,1万余常住户户均0.38亩菜地,种植品种主要为西红柿、黄瓜、豆角等。“庭院经济”“一块菜地”,能够实现蔬菜的精细化管理,松土、除草、补施农家有机肥,在提升产量的同时实现了品质的提升。下一步,将重点开发“静乐小院”App、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定期线上推送宣传文案、图片、视频等,同时线下配合开展静乐农产品巡展活动,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绿、农民增收。
采访期间,又传出好消息,陆港物流园正式落户静乐县,小院蔬菜外销有了新的通道。与此配套的供销系统已经闻风而动,开始陆续在各村开点设摊收菜。王好俊高兴地说:“守着这三分院子,测算了一下,全部种上西红柿,按每斤一块二算,大概能收入2000多元。”
本报记者王利强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