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应县大力推进省校合作,推动“12大基地”建设,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该县立足畜牧、陶瓷等特色产业,对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与老万锅炉、雅士利乳业集团等民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针对本县实际,成立了县域经济综合、绿色蔬菜产业、黄芪药茶研发等七大实习实训项目,确定了木塔、陶瓷、学校等领域实习实训岗位150个、医药类专业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10个、为陶瓷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岗位10个等。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古建筑研究与保护方向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建立科研成果延伸基地。地方文旅单位与建筑学院科研团队紧密对接合作,探索科研成果公布及社会媒体互动机制。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约合作项目5项,与高校共建科技示范展示园。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署合作协议,量身打造“专门菜单”,创设了“应县转型发展大讲堂”,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新途径。
应县还出台多个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政策性文件,优先引进与该县“省校合作”的5所大学毕业生和朔州籍毕业生,鼓励他们到基层历练,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该县还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为深化省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集聚强大合力,组建起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人才智囊库。
本报记者马占富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