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绛县著名的绛州鼓乐,近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这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在亚太文化中心网上公布的。
山西是鼓乐的故乡,新绛更是鼓乐之乡。绛州鼓乐,是新绛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鼓乐在新绛县流传了千百年,是凝聚和沉淀了黄河儿女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绛州鼓乐粗犷浑厚、慷慨激越、炽烈洒脱、刚劲奔放,凭借鼓板锣钹、管弦丝竹,发挥了鼓的每个部位最佳音响,击鼓技法独特,奏击的曲调经久不衰,运用花敲干打,以丰富多变的音乐语汇,被誉为山西鼓乐艺术“三大绝”的首绝,中国鼓乐艺术中的“国之瑰宝”。其刚劲时,音域粗犷宽广、大气磅礴、虎虎生威;温柔时,则柔和细腻,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丰富多变的技法,刚柔并济的优美旋律,令人赏心悦目,如醉如痴。近年以来,经过挖掘、凝练、编排,已发展为十几个乐谱。它以细腻、粗犷、形象、逼真的鼓点演练出《秦王点兵》《厦坡滚核桃》《老鼠娶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的有10种音乐、舞蹈、戏剧。它们分别是藏戏、福建南音、绛州鼓乐、锦州笙管乐、昆剧、梨园戏、芦笙、古琴、泉州木偶、傩戏。
晋戏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35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3137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9248231号 商标注册证:第4786761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023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2]0615-2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219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总机:400-102-9008转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9008转2